楊健生作品|楓之庭 日式庭院設計
項目詳情發(fā)布時間:2022-03-09
項目名稱:楊健生作品|楓之庭 日式庭院設計
設計時間:2019-08 - 2020-06
導讀:
日式庭院是一種以自然為靈感,以簡約為特點的園林設計風格。日式庭院不僅是觀賞的對象,也是修行的場所,體現(xiàn)了日本人對于禪宗哲學和審美的理解和追求。日式庭院有多種類型,如枯山水、茶庭、池泉回游等,各有其特色和意義。 本項目介紹了楊健生設計師的作品《楓之庭》,這是一個位于廣州番禺碧桂園別墅區(qū)的日式庭院設計。該項目以楓樹為主題,營造了一個變化多姿、靜謐深刻、充滿詩意的心靈庭園。項目分為四個部分:入口、中心、側面和后面,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景觀元素和寓意。 入口部分采用了石板路和石燈籠,營造出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氛圍,引導人們進入庭院。中心部分是一個小型的池塘,池塘中有一棵楓樹和幾塊石頭,形成了一個微縮的山水畫卷。池塘周圍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,如竹子、松樹、荷花等,增加了色彩和層次感。側面部分是一個枯山水區(qū)域,用白色沙石鋪地,并用黑色石頭擺放成不同的圖案,象征著海浪、島嶼或者星空等自然景象。后面部分是一個茶屋區(qū)域,用竹子搭建了一個簡易的茶室,并配備了茶具和坐墊,供人們在此品茗閑聊。 《楓之庭》不僅展現(xiàn)了日式庭院設計的美學原則和技巧,也傳達了設計師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和感悟。通過觀賞和體驗這個庭園,人們可以感受到自然與心靈的共鳴,并從中獲得平靜與啟發(fā)。浮世喧囂,紅塵紛擾,
我們變得浮躁不安。
一方庭院,遠離塵囂。
讓無處安放的靈魂,有個詩意的棲居。
風景不斷變化的“心靈庭園”,
展現(xiàn)著內心的成長足跡。
景色變得更豐富多彩、更靜謐、更有內涵……
你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內心比以前
更充實、寧靜、深刻了。
與自己的心靈庭園面對面,確認內心的成長,
也可以帶來快樂。
一代禪宗師 枡 野 俊 明 認為“作庭即修行”,
他最主要的修行就是設計和建造庭園。
對很多人來說,庭園是觀賞的對象,
或是聚會的場所,
但對他來說,庭園是自身心靈的表現(xiàn)。
“就像被奉為國師的禪僧夢窗疏石所說:
‘山水沒有得失,得失在于人心。’”
于是,
他將修建庭園與生活相結合,
主張人們在自己的內心修建一座庭園。
通過設想自己的心靈庭園,感受到禪宗的世界,
從禪宗的教誨中汲取營養(yǎng),并運用到人生中。
禪在于實踐!
禪學告訴我們化負為正的重要性。
而在向積極方面轉變的過程中,
必不可少的第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
就是坦然地接受消極因素。
每個人都有煩惱的時候,
想要找到突破口,
就要懂得放下,
讓心靈處于舒適放松的狀態(tài)。
只有這樣,
我們才能發(fā)現(xiàn)此前一直沒有看到的東西。
新發(fā)現(xiàn)是新想法的源泉。
簡單說,心情舒暢,心態(tài)放松,
就能產生新的創(chuàng)意。
不僅是創(chuàng)意。
在生活中,
有時會感覺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,
此時幫助我們走出困境的動力就是新發(fā)現(xiàn)。
當我們感受到庭園中的風景如此
清新、溫暖、柔和,
我們就與庭園融為一體了,
內心充溢著舒適感,輕松愜意。
《楓之庭》——人生之路
我們這一生,其實就是一條路,
或平直,
或曲折,
或坎坷……
不管你走不走,
這條路就在那里,
起點是生,終點是死。
任何時候,
你都要有一個強烈的意識,
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。
你的人生,
其實就是由你的雙腳決定的。
相關作品
評論
全部評論0